文/网络
竹椅,昔日街头巷尾常见,
如今却悄悄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,
一如蒙于其上的灰尘,寂静非常。
然而只需要一桶净水的洗礼,
这张竹椅便可以干净如初。
它们通常被放在开满牵牛花的篱笆下,
和米饭香一起出现在我们的记忆里。
这张咿咿呀呀的竹椅,
陪伴着总角小童到耄耋老者,
即便竹身早已斑驳,
靠背从青翠磨出暗红。
江南腹地雨水丰沛,盛产翠竹,从梅雨季节一直下到七月的雨让嫩白的竹笋疯长成竹林,风一吹,叶子就发出沙沙的响声。
在传统的大家族里,每个人都有一张专属的竹椅。
孩子们总喜欢偷偷爬上竹椅,兴奋地晃个不停,有时也会一不小心会将老竹椅的一些竹片踩断,摔在地上。而后在孩子长大的夏天记忆里,永远有了竹椅的身影,以及皮肤间贴近竹子的那份清凉。
从竹子到竹椅,一个抵达永恒的重生
从前,被踩坏的竹椅可以拿到篾匠那里修补。新填上去的竹片除了颜色稍微青绿,其他均看不出修补的痕迹。
裁断的毛竹取来后,首先得削表皮、磨竹节,削竹的刀很锋利,一根毛竹瞬间被破成细丝般的篾条,犹如神技。
处理好的竹子要经过高温烘烤,当坚硬的毛竹被烤得发软时,就可以拗弯变成竹椅的靠背连接杆,再用两头削尖的竹片嵌稳,铺好坐板,将压板压结实,一把椅子就完成了。
漫山遍野的毛竹其实廉价易得,但在篾匠充满老茧的双手削凿打磨下,就如同被赋予了重生的生命。
竹椅,在悠悠的时光中与人相伴,见证了多少欢愉,多少宁和的日子。这些原本散落在田边的毛竹,从此有了岁月厚重的承载。
关于竹椅的流转时光
新打的竹椅多少有些毛躁,是不甚舒适的,只有用过、坐过才会通体光滑,坐上去舒适凉爽。如果说有什么是越老越有味道,那么竹椅当属之一,这也许是最早的有人体工学意味的家具,因为它是有记忆的,它记得每一个坐在上面的人的身体,和他们的故事。
世间之物,若束高阁,便只能成为一个单纯的物,而无其道。有道之物,需要与人对话,与岁月对话,它们在与人的交流中,实现了一个生命的永恒价值。正如每个中国人生命中的那张竹椅,经历着喜怒哀乐,从青翠到暗红,不如人生之道。
从前很慢,
有点闲,有点懒,
竹椅轻摇,
在一杯茶里便消磨了整个黄昏。
-
共有0条评论
